从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
到网红“罗小猫猫子”
直播中喝农药自杀悲剧
再到寻亲男孩刘学州自杀事件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
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这也成为今年两会
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表示,针对网络暴力,国家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和治理规定进行制约和惩处,鉴于网络的隐蔽性,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违法成本低、执法和维权难度较大的问题。
他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强化互联网平台责任,将严重危害社会的网络暴力行为纳入公诉案件范围,以有效遏制网络暴力这一不良现象。
相关建议冲上热搜第一。
据魏世忠介绍,网络暴力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些会对受害人的名誉、权益造成侵害,致使受害人心理和精神受到创伤和折磨。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28.5小时。
这么庞大的群体,即使少数网民“打个喷嚏”,都可能引发一场“暴风骤雨”。过去几年中,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从公众人物扩展到普通民众,影响当事人的正常工作、生活,甚至造成其“社会性死亡”。
从现实看,尽管已开展了多轮网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但网络暴力依旧凶猛,“按键伤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让人防不胜防。
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除了魏世忠,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也建议,完善网络暴力的相关司法解释,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在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问题上,李东生代表建议建立恶意话题“熔断”机制,如果在一些网暴事件发酵过程中,网络平台能采取更及时、更果断的话题管制措施,悲剧就有避免的可能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提出反网暴专项立法的建议。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也呼吁,针对网暴出台更完善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暴力的专项法律,针对网络暴力的规定散见于《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在专家看来,这些规定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法条之间又缺乏协调配合,难以应对十分复杂且日益严重的网络暴力。
因此,代表委员关于网络暴力的建议一出,就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我们也期待在代表委员的推动下
相关法律能够尽快完善
资料: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