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4)》发布会在厦门召开,会议发布了202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榜单。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官方信息,自2013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协会已连续12年开展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研究工作,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社会责任和企业信用7大维度的19类核心指标评估企业综合竞争实力,评估维度相对全面且紧跟政策风向。“互联网百强”不仅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综合实力排名,也是产业的风向标,获得了业界、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纵观近5年百强榜单,能连续5年上榜的仅有不到40%的企业,包括腾讯、百度 、阿里、拼多多、字节、京东、小米,也有汇通达、钢银电商等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仍能逆境生存并持续领先的企业,到底做对了哪些事?这些企业是否有一些共同特质?通过研究这类“长期霸榜”的企业,或许能为其他企业带来一些宝贵启示。
01 聚焦核心业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的关注焦点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新时期,企业所应重视的已不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和增长速度,而是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换言之,企业应致力于成为长期主义者,以长远的眼光来谋划和布局。
回顾过去的快速扩张时期,资金充裕的企业往往秉持“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理念,在主营业务之外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它们激进地进军新行业、新地区,甚至瞄准颠覆性业务,以期实现更广泛的扩张,并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市场机会。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来自市场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可持续性和韧性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往往都经历了一个由多元化向专业化的转变过程。它们开始审视并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削减非主营业务,将资源和精力集中投入到核心业务上。这种聚焦策略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韧性。
近年来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成功实现了向核心业务的战略转型,提升了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企业不在少数。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已成功完成价值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退出,寻求出售旗下大润发、银泰等资产,剥离亏损的非核心部门,公司的发展重心更加专注于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以及全球化的商业网络。腾讯近年来也围绕“盈利止损"陆续关停了多项业务。比如游戏,关停了无限法则、街头篮球、企鹅电竞;工具类产品,下线了WiFi管家、QQ影音、企鹅FM等。砍掉非核心业务线、降本增效已是众多互联网企业近年来的主要战略。
02 持续投入研发,夯实长远发展之基
长期上榜企业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懂得做时间的朋友,进行长期稳健的投入。在经济环境不佳时,虽然许多企业会选择紧缩开支以度过寒冬,但真正有远见的企业会审慎地区分对待,比如企业明白,对于研发技术的投入必须如细水长流,保持持续稳定,不会出现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三年大水漫灌,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三年干涸。这样,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企业都能确保核心技术的持续进步,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近五年互联网百强榜单的评定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研发投入已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参考。那些能够长期占据榜单前列的企业,无一不是对研发投入给予高度重视的。腾讯2023年研发费用投入高达约640亿元,占全年收入的10%左右,自2018年以来的累计研发投入更是超过了3000亿元。百度自2013年入局AI领域,一直坚持压强式、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近1700亿元。截至2023年底,百度的AI专利申请量达到19308件,授权量为9260件,连续六年蝉联国内第一位置,尤其在新一代AI领域,其专利申请量也名列前茅。此外,百度还进行了大模型和AI基础设施的升级:在2024年9月25日的百度云智大会上,百度智能云升级了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4.0和千帆大模型平台3.0两大AI基础设施,并升级了代码助手、智能客服、数字人三大AI原生应用产品。这些升级旨在帮助企业更快、更好、更省地使用大模型,大模型以及配套的算力管理平台、模型和应用开发平台,正在迅速成为新一基础设施。
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互联网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更彰显了它们以研发为引擎,驱动企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坚定决心。
03 精益运营生态共赢
“深淘滩,低作堰”是确保都江堰水利工程功效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髓所在。这一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深淘滩”是不断挖潜和改善,追求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追求有质量的增长。在经济下行时期,现金流和未来发展成本的管理尤为重要,企业应致力于成为“肌肉型”企业,提升人均效率等生产率指标,扎实工作、修炼内功,以静水深流之态应对市场变化。“低作堰”则意味着保持合理的净利润,树立生态观念,与合作伙伴报团取暖,共同打造多方合作、效益倍增、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
在拼多多2024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明确表示公司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生态的健康发展成为平台优先级更高的目标。2023年,拼多多全面启动了以消费、供给、生态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用户、商家为中心,挖掘真实需求、提供价值反馈,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拼多多一边助力罗技、佛山照明等优质品牌针对平台用户属性进行反向定制,为消费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另一边向大量中小制造企业输出消费数据模型,帮助这些企业完成产品迭代和创新,甚至进一步向上延伸,逐步发展为品牌。与此同时进行平台生态治理,支持愿意创新、提升品质的商家简化交易流程、降低合规成本、交易费用,坚持治理劣质商家,推动产业去伪存真。拼多多与优质商家伙伴共同成长,为平台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满意的消费者又为生态系统注入持续的动力,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这是拼多多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无独有偶,钢铁电商头部平台钢银电商在构建行业“小生态圈”,串联起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同时,也致力于构建“大生态圈”,拥抱外部的产业生态伙伴,比如云服务方面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税方面的金蝶、用友、航信,以及e签宝、安证通、钉钉、企微等企业。这种突破各自垂直领域的合作不仅延伸了钢银电商的生态边界和深度,还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洞察和满足产业用户深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数字服务生态在产业内外的双循环,也为钢铁行业“大生态圈”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可见,“深淘滩,低作堰”的理念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繁荣与进步。
在互联网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百强企业的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它们凭借对核心业务的聚焦、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精益运营和生态共赢的策略,成功构建了坚实的竞争壁垒。这些企业的实践不仅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更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们期待更多企业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互联网行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